近日点和远日点是什么意思
近日点和远日点是什么意思
近日点意思是各个星体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大致是一个椭圆,远日点意思是地球公转的轨迹,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,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。近日点意思是各个星体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大致是一个椭圆,它的长轴和短轴相差不大,可近似为正圆。
太阳在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,因此星体在轨道上运动时,与太阳的距离有时近,有时远,离太阳最近的位置叫做近日点。
远日点意思是地球公转的轨迹,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,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。每年的7月初,地球距离太阳最远,这个位置叫远日点。近日点(1月初)地球离太阳近,地球从太阳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,但此时,太阳直射在南半球,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比北半球多,因此南半球是夏半年,北半球是冬半年,气温较低。而远日点(7月初)地球离太阳远,地球从太阳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,但此时,太阳直射在北半球,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比南半球多,因此北半球是夏半年,气温较高。
近日点和远日点分别是几月
近日点1月3日左右,远日点7月3日左右。
地球的远日点是7月初,具体是7月3日左右,日地距离约为1.521亿千米;地球的近日点是1月初,具体是1月3日左右,日地距离约为1.471亿千米。
“近日点”和“远日点”时日地距离的不同,会影响到地球在轨道上的运行速度。
受太阳引力作用,当地球靠近“近日点”时运行速度较快,“远日点”时则比较慢。
近日点,每颗恒星围绕太阳的轨道大致是一个椭圆,它的长轴和短轴相差不大,可以近似成一个完美的圆。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,所以当一颗恒星在其轨道上运行时,它有时离太阳近,有时离太阳远,离太阳最近的位置被称为近日点。
近日点和远日点的特点是:
近日点的特点是地球公转速度较快,北半球为冬季,南半球为夏季,地球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更强。
远日点的特点是地球公转速度较慢,北半球为夏季,南半球为冬季,地球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比较弱。
远日点的特点是地球公转速度较慢,北半球为夏季,南半球为冬季,地球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比较弱。
近日点、远日点的产生是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为椭圆形,太阳就在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,而焦点是不在椭圆中心的,因此星体离太阳的距离,就有时会近一点,有时会远一点。
离太阳最近的时候,这一点位置叫做近日点。离太阳最远的时候,这一点位置叫做远日点。
近日点远日点哪天(具体日期)
地球的远日点是7月初,具体是7月3日左右,日地距离约为1.521亿千米;地球的近日点是1月初,具体是1月3日左右,日地距离约为1.471亿千米。
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,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。
每年的7月初,地球距离太阳最远,这个位置叫远日点,离太阳最近的时候,这一点位置叫做近日点。
近日点与远日点比较
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椭球体,她在自转的同时也围绕着太阳系的中心恒星太阳公转,由于复杂的宇宙环境,使得地球的公转轨道成为一个偏心率约为0.0167%椭圆形(行星徙动理论),而太阳就在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,并且太阳所处的这个焦点并不在椭圆的中心位置。
既然焦点不在椭圆的中心,那么就存在长半轴和短半轴之分,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有时候离太阳相对较近,有时候相对就比较远,当地球离太阳比较近的时候称之为“近日点”,而地球离太阳比较远的时候称之为“远日点”。
从距离来看,近日点时的日地距离约为1.471亿千米,远日点时的日地距离约为1.521亿千米,二者相差约500万千米。
地球近日点和远日点日期是什么?
近日点1月3日左右,远日点7月3日左右。
地球的远日点是7月初,具体是7月3日左右,日地距离约为1.521亿千米;地球的近日点是1月初,具体是1月3日左右,日地距离约为1.471亿千米。
“近日点”和“远日点”时日地距离的不同,会影响到地球在轨道上的运行速度。
受太阳引力作用,当地球靠近“近日点”时运行速度较快,“远日点”时则比较慢。
地球的运动:
地球存在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自转,平均角速度为每小时转动15度。在地球赤道上,自转的线速度是每秒465米。天空中各种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。
地球公转的百科轨道是椭圆的,公转轨道半长径为149597870公里,轨道的偏心率为0.0167,公转的平均轨道速度为每秒29.79公里。
近日点与远日点
因为四季变化的主宰原因并不是距离太阳远、近造成的,而是由于地轴的倾斜造成的。
由于地球轨道的偏心率很小,只有0.017,地球近日点到太阳的距离比远日点到太阳的距离只少了不到500万公里。
所以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对地球接收太阳热量的多少并无太大影响。
四季温度决定于太阳照射角度和照射时间,对于我们,即对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人们而言,“夏至”前后,中午时阳光几乎垂直地照射地面,而“冬至”前后,中午时阳光则十分倾斜地射向地面。而照射角度的大小决定了大地接收热量的多少,从而造成了气温的高低。
此外,“夏至”前后,太阳从东北方升起,西北方落下,太阳在地平之上的时间很长,这种昼长夜短的情况使地面处于长时间光照之中,更加剧地面气温的升高;
相反,在“冬至”前后,太阳从东南方升起,西南方落下,太阳在地平之上的时间甚短,这种昼短夜长的局面更加剧了地面的降温,于是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便形成了。
扩展资料
地月距离
地月距离有平均距离、月球与地球近地点的距离、月球与地球远地点的距离三种。
地球与月球的平均距离是 384403.9千米。,月球与地球近地点的距离是36.3万千米,与地球远地点的距离是40.6万千米。
目前的研究表明,月球将会越来越远离地球,每年远离3.8厘米左右。
之所以会越来越远离地球,主要原因是:地球上每天2次的潮汐,是由地球和月球的共同引力引起的,这种巨大的能量每天被消耗,地球束缚月球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弱,整个地月系的质量中心会越来越远离地球。